楊丹旭:「閉關鎖國」攪動中國輿論

2022-09-05
 
AAA

0.jpg

一篇題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的學術論文最近攪動中國輿論,在知識界引發一場圍繞「閉關鎖國」的討論。

這篇文章署名「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6月25日在期刊《歷史研究》上首發,直到8月24日由中國歷史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發上網後,才被外界注意到。

這篇近1萬6000字的論文,剖析了學術界對「閉關鎖國」問題的研究、「閉關鎖國」的概念淵源、明清時期中國面對的外部環境,以及當時的對外政策等問題。

文章認為,保守、落後、封閉不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內容,也不是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會標籤化為「閉關鎖國」,而是主張用「自主限關」取代。

文章也論證了「自主限關」的合理性,強調「限關」是自主行為,「其動機是維護國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對外部襲擾,特別是面對西方殖民侵略威脅時,採取的防禦性自我保護策略」。

由於文章作者是隸屬中國社科院的中國歷史研究院組成的課題組,《歷史研究》又是中國歷史類核心期刊,這篇論文讓外界有了很多聯想:這到底是一篇純粹的學術論文,還是要借古論今、服務當下,是否在代表官方釋放某種政治信號?

過去幾天,這篇文章在知識界掀起軒然大波,也招來尖銳的批評。一些人認為,該文是在給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翻案,是要通過重新詮釋歷史,合理化一些當下的現實。有批評的聲音指出:「考慮到當下的局勢,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不言自明的,通過美化、讚揚、合理化『閉關鎖國』政策,打造理論和歷史經緯支撐。」

平心而論,認定這篇文章是為明清時期的對外政策辯護、宣揚「閉關鎖國有利」,有一定偏頗。文章雖然提出不能以「閉關鎖國」全盤否定那段歷史,並闡述了「自主限關」的合理性,但也對「自主限關」進行批判,提出這樣做的局限性。

文章認為,「自主限關」的做法造成了消極防禦,讓明清統治者「自以為限關就可以化解西方人的入侵,就可以穩固江山」,殊不知這最終達不到有效防禦的目的。此外,「自主限關」讓中國對西方先進科技採取漠視態度,加劇了軍事和技術的落後,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近代中國陷入被動挨打局面埋下了伏筆。

這篇文章攪動輿論,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們對「閉關鎖國」歷史重演的擔憂,而與這種擔憂所對應的是當前中國所處的環境。

首先是日益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美關係處於數十年低谷,兩國博弈範圍持續擴大,華盛頓也在大力拉攏盟友對北京形成圍堵態勢。面對美國推動的「脫鉤」「斷鏈」,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的嚴密封鎖,中國高層一再強調要在核心技術上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佩洛西訪台後,台海軍事衝突風險驟升,北京相信也會對台海爆發戰爭等極端狀況進行推演。特別是俄烏戰爭後,北京會從俄羅斯面對的孤立中汲取教訓,更強調自力更生,加劇中國被迫封閉的擔憂。

shutterstock_2157811599.jpg

其次是冠病疫情。2020年疫情暴發後,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嚴格「外防輸入」,並在經濟上提出「國內大循環」概念,尋求以內需保障經濟。「清零」防疫政策高度限制人員流動,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流深受影響。隨着越來越多國家鬆綁防疫政策、開放邊境,中國僵化的做法給人留下「閉關鎖國」的印象。

再者是二十大召開前的政治氛圍。中共政治局會議星期二(8月30日)剛剛宣布,將在10月16日召開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領導班子將迎來換屆。

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社會大局穩定對高層而言是重中之重,而各種干擾國內穩定的信息也讓官方高度警惕,因此中國輿論環境面對高壓管控。

這篇「閉關鎖國」論文傳開後,互聯網上批駁的文章層出不窮,但好些在社交媒體上被屏蔽,更加劇了中國在言論和思想上走向封閉的觀感。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成果證明,無論是「閉關鎖國」還是「自主限關」對中國而言都不是出路。中國決策層在冠病疫情後,也在不同場合表態會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強調脫鉤斷供行不通。這顯示北京意識到只有打開大門、與外部世界深度捆綁,才能避免被脫鉤、被斷鏈。只是相較於決策層的宣示,當下的局勢還是讓很多人看到了不太一樣的圖景,並為此深感不安。若非這樣,一篇學術論文又怎能激起千層浪?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