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天灸」懶人包 三伏天快到 你適合做天灸嗎?

2023-06-29
 
AAA

03.png

「三伏天」將至,酷暑來到,注重養生的你,有沒有留意中醫「治未病」的其中一種傳統療法──「天灸」?

「天灸」屬於中醫「非火熱灸法」,採用對皮膚有較強刺激作用的中藥敷貼貼於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膚充血、甚至起水泡,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之效。

「三伏天」是指夏天中最炎熱的日子,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別以為三伏天只有三天,三伏天乃根據中國傳統的干支紀日法計算,大約每十天為一個周期,三伏天一般出現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亦即盛夏最悶熱的日子。「三九天」則為冬天最寒冷的日子,同樣按照中國傳統曆法推算。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生理功能會伴隨季節氣候變化而作出相應改變,天灸療法就是以此為基礎,因應自然界規律,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原則,達致治病或保健作用;在三伏天和三九天這兩個時期進行中藥敷貼療法效果最好。所以,天灸又分為夏天的「三伏天灸」和冬天的「三九天灸」。

02 (1).JPG

天灸治療適合體質虛寒易患感冒、患有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相關疾病如慢性胃痛等人士,亦有助舒緩關節性疾病、慢性痛症、婦科痛經及預防季節性流感等。但天灸不是人人都合適,由於天灸使用的辛溫刺激性中藥有機會令皮膚出現水泡,部份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皮膚易敏感、孕婦、兩歲以下兒童及屬熱證的人士等都未必適合進行天灸。

中醫師會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進行天灸,再根據其體質及疾病,選取特定穴位敷貼藥物。一般選擇的穴位以背部為主,也用於腹部及下肢,市民前往天灸治療前,記得穿著寬鬆衣物較為合適。

01 (1).JPG

完成貼藥後,皮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紅、灼熱和痕癢,少數人會感到刺痛或起小水泡,這些都屬於天灸治療後的正常現象。只要遵從醫師叮囑,於建議時間內除下藥貼,並且注意飲食清淡,戒吃生冷食物,一般較少機會出現不良反應。

有興趣的市民,可向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診所」)查詢天灸服務詳情和安排。今年七月,18區中醫診所更會與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全面攜手合作,推出「三伏天灸」服務,詳情可向相關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了解。

可往中醫動網站 https://cmk.ha.org.hk/index瀏覽18區中醫診所相關資訊。

77e161c0012a251cc74b2012317ea98a.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