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南:比亞迪印度再建廠夢碎 莫迪葫蘆裏賣甚麼藥?

2023-07-25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7-25 at 17.26.02 (1).jpeg

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公司比亞迪向印度政府提交興建第二個工廠的投資計劃,總值10億美元,計劃與Megha Engineering & Infrastructures 成立合資企業,廠址選在印度中部海得拉巴市,在印度生產比亞迪品牌的電動汽車和電池,面向印度市場銷售。這個合資公司承諾前期每年在該工廠生產1萬輛以上電動汽車,資金有合資公司的印度公司承擔,技術和支持有比亞迪負責。

遞交投資計劃的一周後,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否決了比亞迪1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拒絕的理由是:「印度現有規則不允許此類投資。」

shutterstock_1402206599.jpg

8億年輕人的印度,實際上很多外資企業的噩夢

印度政府六月正式通知製造智能手機的小米公司,沒收小米賬戶的48億人民幣。小米在印度投資9年多,累計在印度賺取的總利潤8億人民幣左右,48億元相當於印度政府不但沒收了小米累計賺取的利潤,連投資本金也沒了,雷軍在印度的十年心血和投資的資金,一夜幾乎歸零。印度政府的外匯管理法成了萬能靈藥,可以隨意扣押沒收外資企業的資金。

此前的蘋果手機代工企業台灣緯創,在印度經營了15年,2023年6月宣佈全面撤出印度,放棄印度所有業務,緯創號稱15年一分錢沒有賺到;福特汽車,印度經營8年,以巨虧20億美元退出印度市場;IBM在印度十幾億美元被印度扣罰,打了多年官司,結果1分錢也沒有拿回去;英國沃達豐,印度政府為了拿到50億美元的罰款,直接修改了印度50年前的法律;7月10日晚間,台灣富士康發佈公告,宣佈退出195億美元的印度半導體製造計劃,筆者詢問得知,理由之一是印度承諾的幾十億美元的補貼兌現不了。

印度是跨國公司的「淘金場」還是「墳場」?只有當事方知道印度的坑有多深。印度傳媒報道,從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0多家跨國公司陸續撤離印度,截止到2022年7月,在印度註冊的5070家跨國企業,已經有1770家撤出,佔比35%。

印度政府購比亞迪巴士不爽,高效率否決比亞迪再建廠

6月份,印度政府向比亞迪訂購了1000輛K9電動巴士,雙方在支付方式上有分歧,比亞迪要求印度付清所有貨款,才能發貨。印度要求先付10%的定金,1000輛車到貨交付後,再支付90%。印度的工業部長和財政部長紛紛指責比亞迪,對印度的國家信譽造成傷害,導致印度看不見的損失。

印度故技重施,被比亞迪識破,要求付清全款,且貨幣為人民幣,不能是印度盧比。結果讓印度政府非常惱火。有媒體報道協商的結果是印度政府購買比亞迪電動巴士的妥協的付款條件是首付80%,然後發貨。印度政府的報復如此之快,7月中旬比亞迪和印度的合資公司一起遞交10億美元建廠計劃,十天後被印度政府拒絕,效率如此之高,簡直是奇跡。

印度政府之前經過2年的審查,也否決了另一家中國汽車製造商長城汽車在印度建廠計劃。長城的計劃是向印度汽車行業投資10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汽車計劃關閉的印度汽車製造工廠。

355465252_601157705531687_7304265272440277612_n.jpg

印度總理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主動和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會面,力邀馬斯克在印度投資建設電動汽車工廠。會面結束後,馬斯克對記者說:「莫迪總理在積極推動特斯拉在印度的投資計劃,而這是我們的意向,我確信特斯拉會很快進入印度。」馬斯克之前一直不滿印度的稅收比例過高,放棄了印度建廠計劃。難道是莫迪親自邀請,馬斯克這個世界首富改變了注意?

莫迪一直在領導推動印度製造業的發展大計,電動汽車、半導體、電子產品是主要發展方向,比亞迪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銷售商,如果拒絕了比亞迪,對於莫迪引進特斯拉是好還是壞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拜登的支持下,印度成功地在這次峰會上,作出宣佈,邀請非洲聯盟加入G20集團。中國一直主張邀請非洲聯盟加入G20,而印度卻借這次峰會,成功割了韮菜,提升了在亞非拉國家中的地位。

    文武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