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全民反諜進行時

2023-08-28
 
AAA

 shutterstock_1879883773.jpg

中國國家安全部星期一(8月21日)又高調曝光了一起牽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間諜案。

據官方披露的案情,一名「80後」中國國家部委幹部郝某在日本留學期間因為辦理赴美簽證,結識了美國駐日本使館官員,被策反後成為美國中情局間諜。

案情顯示,郝某在對方的要求下,回國進入「核心要害單位」工作,還與美方簽署了間諜協議,接受考核和培訓,並在境內多次同中情局人員秘密接觸,提供情報、收取報酬。

這是中國國安機關在短短兩周內,曝光的第二起涉及中情局的間諜案。

本月11日,國安部也在微信公眾號通報,一名52歲的軍工集團工作人員曾某某在意大利公派留學進修期間,結識一名美國駐意大利使館官員,此後雙方通過聚會、郊遊、觀賞歌劇等活動逐步密切關係。

通報稱,美方官員亮明了中情局羅馬站人員身份,並承諾支付巨額報酬和為曾某某全家辦理赴美移民,要求曾某某提供中國軍事方面敏感信息。曾某某也與美方簽署參諜協議,接受考核和培訓,並在回國後繼續與中情局人員秘密接頭,提供大量中國的核心情報,收取間諜經費。

中國國安部向來對工作高度保密,但在北京今年7月實施《反間諜法》,加大反間諜力度後,極為神秘的國安部站到了台前。國安部先是在微信開通公眾號,隨後在8月1日發表題為《反間防諜需要全社會動員》的首篇文章,吹響全民反間諜的動員號角。

7月以來,官方接二連三公布間諜案,對內敲響警鐘,動員全民對外部勢力滲透加強防範。這些舉措也對外發出警告和威懾,展示反間諜的力度不是說說而已,凸顯北京對國內和國際威脅聯動的警惕。

去年以來,中國對國安問題的重視上升到新高度。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報告特別撥出專章,系統化地部署國家安全戰略,濃墨重彩地突出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中國高層今年5月也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做出國家安全面臨複雜形勢的研判。

北京在國安問題上的危機感,與當前中國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脫不了關係。中國目前正在方方面面與美國近距離博弈,雙方在科技、經貿、意識形態等領域摩擦不斷,在台海、南中國海等地擦槍走火的風險也不容小覷。某種意義上,中美已經進入准冷戰。而大國博弈離不開信息戰、情報戰,間諜、策反就是美蘇冷戰期間常見的劇情。

就在中國連續曝光涉及美國中情局的間諜案前,中情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針對在華情報網絡部署作出公開發言。

在7月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上,伯恩斯承認中情局在中國的情報網在十多年前遭遇毀滅性損失,但同時也毫不掩飾美國對中國展開大規模情報活動的事實。他露骨地表明,中情局正在努力重建在中國的情報絡,並已經取得進展,中情局會設法「確保有強大的人員情報能力,以補充通過其他方式取得的情報」。

中美相互收集情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如今北京高調曝光間諜案,華盛頓則不加掩飾正在加緊對中國開展情報活動,反映出中美在國安問題上的較勁已經白熱化,甚至在這場間諜戰中打起了「明牌」。

北京和華盛頓所面對的國安挑戰都是切實的,雙方為維護各自國家安全採取行動也都不讓人感到意外。無論是刺探情報、打擊滲透,還是推行反間諜法律、採取出口管制,都是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前提,但在這樣的極限拉扯中,國安壓倒一切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也在顯現。

國家安全被泛化,一定程度上已成為中美交惡的催化劑。華盛頓這幾年頻頻以此為由,打壓中國企業,加速了中美科技脫鉤;一些中美之間的正常人員往來也因國安考慮被切斷,包括留學生、高校學術交流都面對政治化和污名化。今年2月,一個不聽話的神秘氣球引發美國國安恐慌,差點成為壓垮中美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另一方面,北京全民動員式地反間諜,也同樣讓外界擔憂國家安全會被無限上綱。今年5月以來,中國國安機關對一些在華外資企業採取行動引發寒蟬效應,直接影響到了中國開放和歡迎外資的形象。

對國安問題和外來滲透的高度強調,將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一些國內矛盾的焦點,但當安全成為決策的最主要指導原則,中國是否還會有一個開放、寬鬆的環境?眼下中國急須振興多年來少見的低迷經濟,也需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而這樣的環境再重要不過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面對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維護國安當然應該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層面,但只能有一個中心,就是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否則不僅影響經濟發展,甚至也會影響社會穩定。只有經濟搞好了,綜合國力上升,民心舒暢,才能更好維護國家安全。

    李伯達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