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林鄭應參考新加坡改人口結構之法

2017-08-04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carrieb.jpg
林鄭參觀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政府新聞網)

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出訪新加坡和泰國,是她上任後首次訪問的海外國家。林鄭月娥形容香港和新加坡的關係一向都很密切,有時是競爭,有時是互相學習。其實,早在正式宣佈競選特首前,林鄭就酸溜溜地說:香港過去10年平均經濟增長只得3%至3.4%,新加坡在同期的平均增長達6%,對此很不甘心。她早前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訪問,再提到香港可以向新加坡學習,認為新加坡政府很積極、主動、有為,執行力很強。筆者認為,林鄭要學新加坡,最為關鍵也是最為困難的一點,在於學習新加坡大刀闊斧地改變人口結構。 

筆者一貫強調:老,是人世間唯一不可治療的病。對個人而言如此,對社會而言也如此。對此,香港不是不知道。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形容,10年後香港會遇上「高齡海嘯」,30年後85歲及以上人口是現時的4.2倍,40年後街上每20港人有一個患認知障礙。根據香港特區政府預測,社會上65歲以上長者到2064年會佔36%,年齡中位數到2064年會高達53.5歲。到時候,你漫步香港街頭,基本上矚目所及都是白髮蒼蒼的人。社會老化最大的問題不是醫療和長者照顧,而是老齡化會令社會失去活力,產業結構轉型乏力,這些弊端,在今天的香港已經日益明顯。 

人口結構老化的問題不是香港獨有的,而是全球已發展地區的普遍情況。經濟學人(The Economics)早前的分析指出,為保持勞動年齡人口穩定,東亞國家不得不在 2030 年前進口 2.75 億名 15 至 64 歲的人,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都需要工人。但香港的人口老化還具有一個特點,就是香港是一個很細小的經濟體,市場深度不足。在其他面積較大的地區,會出現明顯的人口分流,年輕人集中在大城市拼搏,老年人集中在鄉鎮或農村,只有讓有活力的年輕群體聚集在一起,才有利於新興產業的發展。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內地,這種趨勢都非常明顯。但香港太小了,無法實現有效的分流,這就像大海和池塘的區別,大海的潔淨能力強,而池塘水太淺。與香港類似,新加坡也是一個細小的經濟體。 

新加坡政府充分意識到人口老化對一個細小經濟體是不治之症,於是很早就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應對。新加坡引入外來移民的力量非常大,目前550萬的人口之中,有近四成為外國移民,是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當中不少是來自中國、印度及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的新移民。新加坡早在2008年啟動「聯繫新加坡」計畫,在全球10個不同地區的城市,包括上海、紐約、孟買、倫敦等大城市,設置海外辦公室,在當地「挖掘」人才,吸引到新加坡定居和工作。新加坡長遠的目標,是預計到2030年移民和本地人口比例一比一,從而徹底改變新加坡的人口結構。 

香港並非沒有有識之士認識到這個問題,有智庫就指,香港要每年額外輸入1.5萬名新移民,才可維持勞動人口,否則香港便會成為如日本一樣的超高齡社會。香港目前已開放外籍護士、保母和家庭幫傭到香港工作,主要是家庭傭工,但這些人文化水準低,而且無法取得永久居民身份,難以融入香港社會,充其量只是補充勞動力不足,但無法改變人口結構。 

林鄭月娥不滿香港經濟增長慢、產業轉型慢,想去新加坡學習。但人口結構是經濟基礎的基礎,沒有人才,或者人口結構失去活力,暮氣沉沉,再好的政策也無執行之人,偏偏這是香港永遠學不來新加坡的地方。香港背負兩大包袱:第一是反發展包袱,至今只開發了2成3的土地,新加坡則有4成以上,輸入移民容易引來土地不足搶高樓價的批評;第二是政治紛爭包袱,動輒有人以陰謀論質疑輸入移民是為了「赤化」、「殖民」。在此兩座大山的壓迫下,香港的人口結構只能逐漸擺爛,重振香港也淪為緣木求魚。希望林鄭此行訪新,能深思這一病根,並有勇氣拿出衝破香港人口困境之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