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國官員「懶政」何解?

2019-07-15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cn.jpg

中國高層再次警示官員不得為庸懶找借口。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9日)主持會議時,形象地指明「昏、懶、庸、貪」這四種官員不能做。

據官媒報道,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要求,「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塗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蛻化變質的貪官」,決不能把反腐敗當成不擔當、不作為的借口。

人民網在後續的評論中形容,總書記給四種官員「畫像」。有西方媒體將「飽食終日」直譯成英語,聽起來更不客氣,報道稱,中共總書記告誡官員不得「一整天都在吃」(spend whole day eating)。

這裡必須說一句公道話,我多年來在工作中結識的中國公務員,許多都挺忙碌的,經常接觸的中央部委新聞官員和公務參訪活動時遇到的地方官,往往忙得昏天暗地,除了要開許多會,近年來還得參加越來越多的學習活動,說中國官員都「飽食終日」肯定有欠公平。不過,官僚集體中懶政怠政者恐怕也不少,其中不乏高層官員。

否則,中國高層不會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就三申五令督促幹部官員要有「擔當」。這類說辭在2013年仍是委婉勸說,到2014年升級為批評,當年10月習近平就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告誡,「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中國總理李克強更直指,尸位素餐就是腐敗,懶政也是腐敗。

庸官懶政接着成了高頻詞,在2015年首次進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警告,「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2016年1月,習近平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參加的研討班上強調,為官不為的問題「極為重要」「十分緊迫」。而「懶」也成為高階官員被追責的依據,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位高權重的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2017年落馬,其罪責就包括:「庸懶無為」。

不過,這幾年的趨勢卻是:反腐越深入,官員不作為也越嚴重。一種解釋認為,由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壓力過大,官場「整風」又過於嚴厲,導致官僚產生「多做多錯」的避險心理,「務虛」為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但另一種原因也不容忽視,即全面反腐減少了官員的權力尋租空間,他們推動經濟發展可獲得的油水不再或不如過去肥沃,「積極有為」的熱情也就煙消雲散,所謂「有的幹部禮不收了、飯不吃了、紅包不收了,但該做的事也不做了」。集體性的庸懶不作為,是利益群體對於反腐導致其利益被扣減的軟抵觸,隱性與間接的政治性抗爭,他們對反腐等其他政策的公開質疑或耳語詆毀,有時與其切身利益受損亦不無關係。中央高層將「不作為」定性為「也是一種腐敗」,顯然意有所指。

細看這些年的官方文件,字裡行間往往透露出高層與官僚集體的博弈,例如去年1月習近平指黨內一定範圍內存在的「偽忠誠」,今年1月底中共中央發文禁止「低級紅」「高級黑」,都反映了新時代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實際上,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中央政府要與官僚集體的慣性做鬥爭,調動後者的積極性,自古以來都是一大難題,在權力高度不對稱的客觀環境下,消極怠工一向是下級與上級對抗和討價還價的常見方式。《論語》里有「具臣」一詞,按照宋明理學家的解釋,指的就是充數的官員。也有評論分析,中國改革開放的部分經驗,就是默許一部分人腐敗以換取官僚合作推動經濟發展,而今高層力圖反腐與嚴格的吏治來迫使幹部幹活兒,當然更不易為。

那麼,要如何治理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造成的官員「不作為」呢?

有識之士此前提出了許多建議,包括對因改革而犯錯的官員要寬容,促進決策的科學水平,完善官員績效考核模式,這些都是必要的舉措。除此以外,大幅度提高官員的待遇也不能迴避。中國官吏的俸祿自古就很低,今天也高不到哪裡去;灰色空間自古至今都很大,導致貪官、庸官層出不窮。而吏治與人力資源管理一樣,要有賞有罰,須承認官員也有自身利益需求,如果僅依靠使命感與道德感召來要求人們幹活兒,不盡公平,一般也難以持久,推諉扯皮,總是免不了的。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治局會議是否也和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樣減少了,還需要更多數據和信息來支撐,政治局會議在中共決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會不會變化也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層決策流程和模式已隨着政治現實的變化而轉型,中國不會有新的「習李時代」,政治局集體決策也成了過去式。在核心地位充分鞏固、最高領導人的決策指示能被無障礙貫徹落實的新時代,政治局開會次數少了一些,也在意料之中吧。

    楊丹旭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