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小學生,大壓力

2021-02-21
岑家雄
資深註冊社工
 
AAA

STR2.jpg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樂天 Buddies」小學身心健康支援計劃曾進行了「香港小學生抑鬱狀況調查」,訪問了全港18間小學、共1,819名小三至小六的學生。結果顯示,21.2%受訪學生認同自己經常感到有壓力,而且有17.6%受訪學童出現抑鬱癥狀,其中12.3%學生更呈嚴重抑鬱癥狀。 

調查中,最令小學生感到壓力的首四位,分別是「升中選擇及適應」(19.6%)、「自由/玩樂時間太少」(19.5%)、「學業成績未如理想」(18.7%)及「功課太多」(18.4%)。雖然四者均與學業相關,不過臨床心理學家指,調查同時顯示,疏離的親子關係比起學業壓力,更易導致學童出現抑鬱情緒,其導致兒童出現抑鬱的風險達23.7%,比學業壓力(10.6%)及朋輩關係疏離(3.9%)的風險,分別高出逾1倍及近6倍。而在調查中,與學童抑鬱呈最強正向關係的親子疏離情況,分別為「跟父母在一起時,我容易覺得心煩」、「跟父母討論我所遇到的問題,讓我覺得自己很丟臉或很笨」及「父母很少注意到我」。

臨床心理學家解釋,不少家長十分關注學生的學業,不過教導時的方法,可能令子女反感,例如經常「講道理」,甚或在教養過程中,出現過度的情緒或行為反應,如打罵責罰、或忽視冷待,這有機會與家長被過往自身成長經歷所支配有關。家長在子女情緒混亂及激動的情況下,先用同理心的溝通方式,回應子女的情感需求,不宜馬上「講道理」,待子女心情平伏後,才跟他們理性分析事件。臨床心理學家亦稱,過往其臨床診斷經驗中,不少病人稱「家中沒有開心的回憶」,子女如對家中缺乏快樂回憶,會對其未來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如不懂找人傾談自己的問題、拒絕接受幫助等。 

此外,老師及家長不應只聚焦矯正兒童在學業及行為上的問題,反而應關注行為背後,學童對家長的情感需要。因不少學童抑鬱時,均有跡可尋,其身體時常感到疲倦、食慾不振、思想長期負面消極等。如家長如能和子女建立良好的溝通及互信關係,學童在安全感及自行調節情緒的能力上,均有所裨益,尤其在學生自行面對學業及朋輩關係壓力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