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一場不見硝煙的博弈

2021-04-26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2211.jpg

自從去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中國政府就不斷出手打壓香港民主派,銳意要打造一個新的香港。近來民主派勢力在香港幾乎消聲匿跡,令社會表面出現一股罕有平和的氛圍。

然而,一場不見硝煙的博弈也正在香港社會中進行。

這裡說的是北京當局為香港政制進行的「大手術」。根據新的選舉制度,由15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日後除了有權提名和選出特首,也將掌握立法會參選人入閘生死。由於選委會的規模及權力皆較以往大增,建制派各方人馬近日來都各出奇謀「爭凳坐」。

據政壇人士流傳,自從北京宣布要改革香港政制後,不少在中國大陸營商的港商就開始「走後門」,向大陸地方政府托關係說情,希望能夠晉身選委會。至於在大陸官場關係一般的部分建制派人士,則選擇在香港輿論界突然積極發聲,以向中聯辦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我有做政策研究的朋友早前接了不少相關項目,協助一些政治人物撰寫文章,並通過媒體見報以增加曝光率。這些「爭凳坐」的場面雖然沒有浮現在公眾視線內,但也在側面反映了建制派內部的競爭比以往更加激烈。

千呼萬喚終出來。新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上周二出爐,當中選委會的團體票產生細節正式曝光。一些以前沒有投票資格、知名度偏低的團體,由於和大陸政府關係良好,紛紛如願以償入圍,成為1500名選委之一。

但順得哥情失嫂意,也有不少落選團體大感不滿。譬如,在選委會第三界別新增的「同鄉社團」界別,廣東社團總會、福建社團聯會等較大型的社團一如預料悉數入選,但實力雄厚的潮屬社團總會竟然名落孫山,令該會大為驚訝,批評當局漠視總會的貢獻。雖然港府解釋只有省級同鄉會才有資格成為選委,仍未能令潮籍圈子中人釋懷。

無論如何,選委會的團體票框架大致已定。目前選委會的搶位也邁入新階段,就是在一些個人票界別,不同建制派人士都在磨刀霍霍地協調和部署參選。

據悉,由於以後的立法會將有40席議席是來自選委會,部分現任直選議員擔心直選有風險,正考慮改變「跑道」,參加選委會選舉成為委員,再循選委會界別進入立法會。

當然,有關選舉仍未開始,一切尚有變數。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就是北京這次為香港政制動「大手術」,除了衝著泛民,也是要削弱商界大財團的政治影響力。傳統四大地產商的人馬,在新一屆選委會選舉中很大可能不會再有大的進賬。

這是因為北京經過反修例一役後,已下定決心要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在新制度下勢要撼動商界等既得利益。比方說,工商界別的選委數目在新選舉制度下雖然沒有大改動,但選民基礎卻出現翻天復地的變化,如地產及建造界取消個人票,令大財團無法透過分拆子公司做選民,以擴大其影響力。

另一邊廂,北京也在改組後的選委會增加了120席基層社團和同鄉社團,藉此「沖淡」商界在選委會的影響力,並大幅度地補充基層代表不足的問題。

根據北京的構思,基層社團和同鄉社團能夠代表處於社會底層各種弱勢社群的聲音,包括長者、婦女、少數族裔、貧困人士等。增加這些組織的代表,更能反映出香港社會的整體情況,並為日後解決香港的民生問題鋪路。

但上述良好的意願最終能否落實頗令人懷疑。誠然,香港同鄉會和地區組織大多和中央關係密切,甚至團體本身就有大陸背景,整體可控性更高,但這些團體發起人十之七八都是政商界人士。換言之,新制度下的選委會成員還是以商界人士為主,只不過是新興的商界勢力取代了傳統商界利益團體而已。

在西方民主國家,商人直接賄賂政客的手段已不多見,最常見的腐敗行為是為政客提供政治獻金。雖然商人大手筆的捐款買不到議會選票,也無法保證可以得到好處,但它起碼買到了一個和政治人物接觸的「接近權」。如果沒有這種接近的機會,很多事情都無法辦成,這也是富豪樂於為政客提供政治獻金的主要原因。

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香港似乎也難以避免出現同一問題。在一眾以商界為主的「愛國者」包圍下,北京當局要保持高度清醒,不由資本勢力左右決策,以大刀闊斧改革香港經濟民生深層次的問題,恐怕並非易事。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反對派自完善選制後,已拿選委會及立法會的地區直選及間選議席的減少大做文章,批評選制會令政策向既得利益者傾斜。是故,政府若在高球場收地上讓步,影響的便只是現屆港府的管治威信,還會損害整個新選制的認受性。

    陳凱文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