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社交媒體和人的自我否定傾向

2021-06-01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01 at 17.35.45.jpeg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歐美地區近年已經有嚴重的「疫苗猶豫」,但因為歐美新冠疫情嚴重,所以接種情況尚可。反觀是亞洲地區早前疫情平緩,接種率一直落後於人。

近年大家對疫苗的否定聲音此起彼伏,香港也有明星在社交媒體公開宣揚不打疫苗,引發爭論。說到底,這是一種反科學、反權威的風氣,而這種風氣的盛行與社交媒體關係甚深。甚至乎比爾‧蓋茨宣佈投資研究新冠病毒疫苗後,許多美國人不但不感激他,反而去網站上罵他。

在香港,這種情況在新冠疫苗問題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我接觸過不少人,從小學文化到研究生文化都有,但不論文化水平高低,竟然大部分人都被社交媒體上的各種疫苗陰謀論牽著鼻子走,相信疫苗副作用嚴重,甚至會打死人。但其實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死亡或嚴重個案被證實與疫苗有關。至於那些打了疫苗之後死亡的新聞,更屬無稽之談,我很早之前就計算過,現在接種疫苗的人已經過百萬,難道這百萬人就要長生不老?每天有十個八個人接種疫苗後死亡,不是十分正常的事嗎?兩件事有先後次序不代表兩件事有因果關係。

但在這個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你會發現陰謀論、謠言大行其道,相反傳統的權威說法、科學說法就被質疑、被否定。最典型的例子,是一項針對美國人的全國性調查發現,在美國18歲至24歲的人中只有66%的人相信地球是圓的,近1/3的人相信地球是平面的。

我認為,這種反科學、反權威的風氣,與社交媒體取代傳統媒體有很大關係。在傳統媒體時代,政府、少數傳媒掌握了話語權,誰對誰錯都是傳統媒體在定義,那是科學、民主最輝煌的年代。因為民主十分需要群體性的理性討論,而傳統媒體正正是讓全社會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識形態,繼而去選出自己支持的人。

社交媒體的碎片化、個性化,固然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佈者和傳播者,表面上是一件好事,但最大的壞處是令社會無法形成集體意識。傳統媒體時代,大家都看金庸,都看同一部電視劇,都知道最紅的明星是「四大天王」。今天你去問最紅的明星是誰,早在沒人知道,只知道自己圈子裡的網紅。

歷史唯物主義說,歷史的發展是「否定之否定」,因為事物都有自我否定的傾向,人亦然。正正因為傳統媒體時代,大家都被集體灌輸權威、科學的統一思想,所以到了社交媒體時代,人人都「解放」之後,相當一部分人就「自我否定」作慫,傾向覺得以前那一套被統一灌輸的東西都是錯的,都是陰謀,相反社交媒體上那些聳人聽聞的陰謀論,他們覺得很可能是真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