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敦敬:香港「消失」了的造地能力

2021-07-19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19 at 10.25.00.jpeg

執筆當日,特首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形容現有開發土地如行軍打仗,寸土必爭。自從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3月7日提出「香港想要安定就要解決房屋問題」之後,其實政府開發土地已漸見成效,不過,包括今次特首在立法會答問會所發表的消息,幾乎全部都是一個長遠的土地供應,我是同意十年後的土地供應應該是足夠的,但作為一個講真話的評論者,我仍然是將祈求放在十年內甚至五年內的供應上面,雖然特首盡量想說服我們接受土地難以在十年內提供。

近期大埔剛發生了一宗劏房的火災,兩位女童在火災中喪命,很少人關心到劏房的根本問題就是香港房屋供應不足,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十年的建屋量中私人樓是平均每年約3萬伙,公營房屋平均每年約4萬伙,但到了最近10年的平均建屋量私人樓下跌到1.47萬伙,公營房屋下跌到1.42萬伙,在過去20年裡面,我們總共起少了50萬個單位,如果我們沒有減少到供應量的話,劏房應該不存在於香港了。

日前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就算用9年時間都未必可以解決到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增加短期供應連特首都沒有這意志了?我倒欣賞她的坦白,因為要解決問題首先要面對問題存在,她這樣說,我認為是反映到現行的機制我們造地效率慢得可憐,縱使最有權力的特首在現行機制也造不到地,我認為要改革的是我們現行的機制,鐵一般的事實是一九九七年前建屋能力到了現在失效了。根據團結香港基金,由第一次提出新市鎮發展到第一批人口遷入的所需時間,2000年前平均是7.5年,但到了2000年後平均是17年!效率比之前慢10年!這個才是要深入檢討的問題。

難怪特首是沒有這個意志,香港過去最有能力造地的那兩個特首,香港人都沒有善待,一位就是推介八萬五政策的董建華先生,香港一九九七年之後經濟災劫不是因為八萬五,是因為亞洲金融風暴,但傳媒的渲染下香港人從此染上了「造地恐慌」,而梁振英先生在離任的時候,更比其前任的特首是做多了3萬個單位的土地,香港人需要土地,但卻沒有善待造地建屋的特首,我見到現在仍有人還用交通未完善這個概念去反對建公屋的,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如果你對政府發展交通沒有信心,你還增加建屋阻力的話,後果只會是一場災難,最後會是連房屋也沒有,香港今天正是承擔著過去二十年的後果,這二十年我們反對得太多造地,我們少了甚麼?我們架床疊屋了甚麼制度?很多西方教我們的價值觀都是思想毒品,而毒入骨髓的,可能就是令到我們衍生各種抗拒建屋的思維、制度甚至法例,下一步我們應該弄清楚行政遇上甚麼阻力,然後尋求重新立法,甚至中央釋法去令到建屋力量可以回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展望九月份市況,由於8月12日悉售的油塘新盤親海駅II於月內只註冊了當中的257宗買賣,即仍有約369宗成交將落入九月份的登記數內,連同八月下旬其他銷售的新盤計算,雖然九月初為一手推盤的空窗期,但筆者預料整個九月份的一手私宅買賣登記仍有力上試950宗至一千宗水平,按月料反彈三至四成,有望轉跌為升。

    陳海潮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