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大使圓桌研討:後疫情時期全球復甦

2022-06-22
 
AAA

44.jpg

6月20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來自20個國家的大使在2022年度大使圓桌會議上就“後疫情時期的全球復甦:趨勢、挑戰與對策”分享觀點。

非盟駐華大使奧斯曼(H.E. Rahamtalla M. Osman)表示,疫情導致了二戰之後最大的一次經濟貓條,對於人們的生活、生計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等等都會帶來巨大的代價,這也是在人類歷史當中最大的挑戰和危機之一。對於未來,我們需要更加審慎,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保持正義和公平。我們也需要去思考應該如何共存。此前在全球合作中已經經歷過的挑戰,目前又逐漸加深加重,我們需要重塑國際格局,我們也需要去承擔特殊的職責,同時也要去樹立和秉持國際原則。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H.E. Djauhari Oratmangun)表示,全球化到目前為止實際是比較平穩的,總體上來講,中國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雙邊關係已經非常穩定,也非常牢固。中國的發展態勢在全世界也是翹楚。疫情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在全世界帶來了不平等和不平衡。全球供應是不平衡的,我們需要團結才能夠應對目前的艱難時刻。此前G20會議上我們也討論了這些內容,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復甦,如何變得更強,如何更加團結。實現全球穩定復甦應該是疫情之後最重要的核心要務。

意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H.E. Luca Ferrari)表示,疫情讓GDP增長短時冷卻,逆全球化的方向也是越來越明確了,俄烏衝突導致經濟復甦進一步惡化。我們需要確保在各種災難、風險和危機之後,經濟能夠復甦。中國是全球化非常大的受益者,外國直接投資也是日漸增長。在未來,中國的經濟要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發展,需要長效發展。同時,加入到全球貿易中需要遵守國際貿易規則,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也需要尊重國際貿易規則、適應國際貿易環境、需要進一步吸納人才。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H.E. Raja Dato Nushirwan Z. A.)表示,現在很多問題不斷湧現,我們需要釐清各自的思想,確定這些問題的範圍。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不可能直接告訴投資者,這是一片沃土,來投資就好了,我們還需要去佐證。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新發展常態,讓大家能力看到利弊。我們也從這次經濟衰退中吸取了很多的教訓,它的影響也在逐漸顯露出來。因此,我們需要對未來進行設想,也需要刺激各種各樣的流動性,包括人員流動性、數字流動性,這需要發揮我們的想象力。

新西蘭駐華大使傅萊恩(H·E·Clare Fearnley)表示,我們特別關注WTO的多邊貿易體系,希望農業方面的協議能夠達成,以推動糧食安全,推動農業貿易的改革,這非常重要。WTO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爭端解決機制,需要確保這個機制能夠繼續運轉。WTO成員能夠通過上訴來解決一些最艱難、最棘手的問題。多邊貿易體系的規範對大國、小國都很重要。當然,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至關重要的。

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H.E. Signe Brudeset)表示,疫情給全球化帶來沉重的打擊,疫情之後我們需要進行復甦,但是復甦過程中又遭受了俄烏衝突的衝擊。事實上,由於衝突和糧食短缺,我們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對很多國家來說糧食安全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我們需要修復互相割裂和互不溝通的世界,否則這將會影響此前業已建立的完整的國際格局,而且也會產生許多支離破碎的觀點。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烏爾哈克(Moin ul Haque)表示,現在的危機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需要打造一個更加團結的國際環境。我們各自之間存在著競爭,但我們也是人類的的成員,我們需要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擔負共同的責任,在全球的社會和社區中,我們需要合作、風雨同舟。如果你想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如果大家要走得很遠,那必須要結伴而行。因此,我們需要支持多邊主義和團結的力量,但這些老生常談是不夠的。我們在未來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H.E. José Augusto Duarte)表示,如果我們用一個詞來描述一下當前的趨勢、挑戰和對策,那就是 “共同利益”,祗有保持發展共利益,遵循共同的規則,才能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當然,每一個國家都有自主選擇權,例如選擇如何應對疫情。三年過去了,我們當下十分需要“可預測性”——因為商業社會需要基於這些信息來做出投資決定。冠疫情或許會改變全球化。面對如此多的挑戰,我們應捍衛國際秩序共同的規則,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遵守國際法,避免站隊選邊,積極進行對話和交流,共同促進全球化的發展。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H.E. Luis Quesada)表示,我們希望所有的國家都能對疫情防控做出更加有效、更加穩定的控制,而不是以供應鏈破壞和經濟發展為代價。我們需要權衡發展需求,尤其在疫情之後,我們需要抓住哪些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來復甦。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行業需要不同的復甦方式,他們需要資源、能力,以及之前積累的經驗。在國家公共安全和健康醫療標準制定過程中和標準統一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和其他國家溝通。

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H·E·Bernardino Regazzoni)表示,全球流動性非常重要,去年在疫情期間這種流動有一定的放緩,希望在未來我們可以解決之前遺留下的問題。現在全世界正在恢復流動,當然,國際航線仍然沒有辦法滿足目前的飛行需求。我們需要更好地去振興市場,現在的航線運力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很多航線或者航空公司確實存在非常大的問題,面對的挑戰也是非常龐大的。我們需要開放,不僅僅是要拓展雙邊貿易協定,而且要建立更好的市場環境,能夠讓未來的經濟和雙邊合作得到拓展。

斯洛文尼亞駐華大使蘇嵐(H.E. Alenka Suhadolnik)表示,新冠疫情確實阻礙了技術和人員等的流動。同時,從2005年到現在,世界發生了很多轉變和轉型,重構了我們對於世界和全球化的思考。尤其是地緣政治上的轉變也提醒我們,在多邊主義下可能出現的破壞性因素、生物多樣性的損失、資源的枯竭,以及新冠疫情成為大流行疾病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這些都是人類所面臨的挑戰。全球化可以有助於緩解當前風險。多邊主義合作應該是長效機制。

泰國駐華大使習薩目(H.E. Arthayudh Srisamoot)表示,作為APEC輪值主席國,泰國特別關注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中國在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具有高標準,一直是綠色技術、綠色創新的引領者,可以推動可持續綠色清潔技術的使用。國際區域合作促進了人民和政府之間更多的合作,合作深入到地方甚至鄉村的層面,為後疫情時代帶來了更多的能量。未來,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供應鏈等方面,還會有更多的合作趨勢。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H.E. Siddharth Chatterjee)表示,新冠疫情確實對我們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全球化的進程遭到了很多的衝擊、出現了逆全球化。我們需要全球性的團結。即使在冷戰時期,小型的合作也是在進行的。現在我們非常需要科學家、業界專家們一起合作,需要達成一定的合作空間和橋梁,同時要保證在疫情之後,大家能夠得到繁榮的發展,這是我們未來重構多邊主義發展非常重要的契機和砝碼。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wele)表示,在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國際社會經歷了艱難的教訓,應對這場大流行不能使用國界或國家保護主義,而是需要我們的協調應對和團結一致。科學和獲得負擔得起的疫苗是贏得抗擊病毒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每個人都安全並獲得基本需求之前,所有人都不會獲得真正的安全和繁榮。南非正在尋求更強有力的多邊主義實踐和有效的包容性全球治理,以支持最弱勢群體。聯合國必須發揮主導作用。

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H.E. Ali Obaid Al Dhaheri)表示,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半的時間,造成了數百萬人的死亡和無數人的傷痛。經濟遭到破壞,國際供應鏈被打亂。然而,所有的國家都是有韌性的,阿聯酋也是如此,生活正逐漸恢復正常。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國為應對疫情嘗試了各種政策和方案。跨界通信、旅行、經濟和全球貿易是特別關注的領域。雖然經濟正在復甦,但世界仍在應對新的疫情和新的病毒變種,而且疫情似乎遠未結束。加強國家間的合作將是有效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挑戰的關鍵方法。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確保公平地獲得疫苗,以縮小世界各地在COVID-19疫苗接種方面的明顯差距。公平和公正地分配疫苗既是一項戰略投資,也是一項道德義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日前在中美論壇(2022年春季)“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對華政策進展評估與中國應對”主題研討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祗有在中國保持同世界充分連接的情況下,才能完成民族復興大業,處理好百年未有之變局和民族復興全局兩者之間的關係。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