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懿:助學生處理情緒困擾 輔導員及朋輩支援員可分層服務

2023-04-04
陳尚懿
精神健康機構《同行鳥Companion HK》創辦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4-04 at 17.25.07 (1).jpeg 


過往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原意是期望有社工駐場可以即時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但理想與現實稍有落差。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和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網在2018年發表研究報告,419名中學駐校社工在一學年合共處理逾29000宗個案,其中有5945宗屬「情緒/精神健康」,另有2321宗屬「自殺問題」,即每位駐校社工處理近70宗個案。但駐校社工一人面對整學校的心理健康需求,顯然供應不足,難以處理學生即時狀況。

面對龐大的個案數量,每宗個案平均會有19小時的跟進時數,如面對自殺問題等複雜個案,則會有33小時跟進時數,但這個時數對於一宗個案跟進還是少之又少。現實狀況卻依然未能達到這標準,在現時的駐校社工人力資源上,平均每宗個案只有14.2小時跟進,在這緊拙的跟進時數,個案難有效處理情緒問題,甚至因為未能及早處理而惡化。

自2019年,政府推行中學「一校兩社工」,雖然增加了相應人手,但面對日益增長的個案數量,人手依然緊拙。相關專業背景人士則可填補這空缺,從而增加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供應,有效應對學生情緒問題。本地各大學每年可以提供至少110名學士及至少260名碩士專業輔導人員,相較社工課程需要學習輔導技巧及小組帶領技巧,探討整社會系統對人的影響及如何尋求外在資源,輔導專業更專職於輔導技巧,以學生或家庭內在資源作切入點,兩項專職互補長短,更完善處理學生情緒問題。

shutterstock_720795598.jpg

增加校內人手當然有助處理學校情緒問題,但長遠亦需要連結社區資源,配合基層醫療能及早預防學生情緒惡化,基層醫療的地區康健中心甚至學校本身,可增加朋輩支援員職位。許多情緒受困擾者首次尋求專業援助多由親友陪同,因為尋求外界援助存在心理隔膜,擔心難得到共嗚及接納。朋輩支援員主要由復元人士擔任,他們以「過來人」身份分享自身經歷,讓情緒受困擾者借鏡,明白如何面對情緒問題,更易產生共嗚,作為先導介入的切入點。

在基層醫療或校內心理健康可作分層服務。並不是每位情緒受困擾者情況都嚴重到需要治療,只要身邊有受訓的朋輩支援員作傾訴已經可以減少情緒惡化。朋輩支援員作前線即時情緒支援,易於為求助者作簡單輔導及公眾教育,作為第一層分流。他們受社工及輔導專業人士督導,較嚴重的個案可由社工及輔導專業人士處理,作為第二層分流。個案受社工及輔導專業人士評估狀況,如情緒嚴重可轉介給心理學家及專心科醫生,作為第三層分流,這更有效應對不同程度心理服務需求,有效以有限的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增加服務效能及受惠人數。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