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進博會遇到塔西佗陷阱?

2018-11-19
 
AAA

TRADE1.jpg

上周六(10日)下午,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最後一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發佈會,到場的每個記者都豎起耳朵等一個數字:中國在進博會到底下了多少單?

根據官方當天發佈,以一年計,首屆進博會累計達成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798億新元)。記者會一結束,一些中國同行在媒體中心對這個數字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太少了,中國消費者一個「雙十一」就能「剁手」幾百億美元,舉國之力辦一場進口盛會,就是要讓世界見識一下中國人的購買力,怎麼可能只有幾百億美元訂單。

有記者納悶,單是進博會期間各大企業、地方採購團公布的訂單,加起來都遠遠不止這個數。難道過去六天公開的這些訂單,跟早些年中國地方政府公布的GDP一樣,都注了水?

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有人義正辭嚴地說,578.3億美元的數額不可能少。這名中國同行的理由是:進博會是「重大政治任務」,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拚命動員企業、組織採購團,帶着「任務」到上海簽單,官方數據「只會多,不會少」。

如果說中國同行只是私底下討論,見諸媒體的報道都未多加解讀,那麼一些境外記者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南華早報》當天發文,直接質疑官方公布的578.3億美元訂單有「櫥窗粉飾」的成分。文章指,當中不少訂單並非進博會產生,而是重新公布早前達成的協議,或把一些原本就要簽署的協議延到進博會來簽,德國大眾與中國一汽大眾簽署的90億美元進口協議就是一個例子。

路透社更是影射進博會有「做戲」的成分。報道引述不願具名者稱,他在進博會期間受雇做「演員」,到一場簽約儀式上扮演外國企業的高管,給外界製造國際合作印象。真真假假,莫衷一是。

裡裡外外都碰到質疑聲,有的在明面上,有的在檯面下;有的是因數據造假之風在中國盛行進而習慣性地打問號,有的背後則是對中國開放承諾的信心不足。不得不說,中國今年四場主場外交的壓軸戲,圓滿落幕的同時還是不幸遇上了「塔西佗陷阱」。

根據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理論,一旦公權力失去公信力,無論發表什麼言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予負面評價。中國輿論對此並不陌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幾年前在河南考察時就強調警惕「塔西佗陷阱」,並指中國雖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不可謂不嚴重,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會危及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當然,他所指的「塔西佗陷阱」,講的是中國國內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問題,不過在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外溢的情況下,中國所面對的「塔西佗陷阱」也在外溢。

在這場集政治峰會與貿易展銷於一體的進博會上,中國竭力對外展現開放形象,國際社會卻有聲音對中國開放的態度將信將疑。這種信任的缺失,在中美貿易爭端僵持不下的國際氛圍下,並不利於高舉多邊主義大旗的中國鞏固其全球化旗手的位置,也無利於中國在國際舞台站穩負責任的大國地位。

中國要贏得國際社會更大的信任,不僅要通過主辦進博會,向全球展現開放決心,或是不斷對世界做出開放宣示,更要求中國恪守各種向國際社會做出的開放承諾,勇於面對現實問題,切實落實各項具體的政策宣示。這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削減中國市場壁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減少扭曲市場的行政干預等。

過去一個星期,偌大的國家會展中心,3600多家世界客商雲集,他們興緻勃勃展現自家產品,數十萬名中國採購客商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瀏覽、嘗試全球產品,這樣的盛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場嘉年華式樣的盛會為全球客商提供叩開中國市場大門的機遇,與此同時,它也為中國提供了改寫國際社會對中國開放承諾信心的契機,若能抓住這個契機,中國或許真的會改變全球貿易的格局,書寫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歷史。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