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從《獅子山下》到廉署

2019-06-26
 
AAA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幹事麥浚樂

q.jpg

圖一誘惑.jpg

1974年獅子山下系列《誘惑》封面

提起《獅子山下》,大家一定想起羅文的歌曲,黃霑的詞:「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除了歌曲外,劇集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1972年推出的《獅子山下》,初時片長15分鐘,黑白菲林拍攝,以小市民的故事帶出社會的種種信息。當時正值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建議港台推出一些節目解釋政府施政及紓解民怨,恰好港台有意開拓戲劇節目。在編劇、導演、演繹方面下足苦功,搜集資料後,走訪各徙置區、木屋區及艇戶等取景,透過紀實的影像、富趣味的台詞,成功引起市民關注。《獅子山下》是實況處境劇,從1972-2018年,每隔數年便推陳出新,故事述說普羅生活及社會民生,帶領觀眾代入角色了解他們如何面對當時的掙扎,又如何成功克服種種困難,並能從中看到香港社會的轉變。

今天,我們以〈誘惑〉作例子。

〈誘惑〉開始的鏡頭是女性衣著絲襪帶出主題,引人入勝,又使人深思。接着,新入職黃區長回到公司收到公屋申請表內藏有來歷不明的金錢,詢問下屬魯麒勒。魯生答是急於想上公屋的申請人無心之失,引誘區長收了它,區長拒絕。當時政府公務員頗多有受賄行為,編劇籍魯麒勒的角色說出貪污如「巴士故事」:大家上了同一輛車,一往直前,阻擋是蝗臂擋車。

當時香港經濟起飛,人們講求快捷,想以最短的時間賺最多的錢。黃區長也不例外,他也想盡快有一筆積蓄盡快結婚。編劇借另一要角色高定天的口,問觀眾:是不是為了利益而不顧道義?我們是否應該追求廉潔社會?

圖二誘惑劇照.jpg

《誘惑》其中一幕劇照

不說不知,當年〈誘惑〉直指公務員貪污受賄,曾引起了香港公務員團體的不滿,認為劇情內容無中生有,協會接著遊行、投訴,要求第一代獅子山下的監制黃華麒道歉。黃華麒堅持劇情有據可依,所以他不道歉。
圖三葛柏.jpg

〈前警司葛柏罪名為受賄二萬五千元使鄭漢權得灣仔警司職〉,《工商晚報》,1974年4月30日。

當時正值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剛成立,廉正之風剛被提倡,行賄亦時有發生。黃華麒希望透過劇集揭示公務員行賄的情況,達至官民監測。當時以葛柏為首的貪污網絡非常完善,牽涉的範圍廣泛下至巡警上至總警司。

根據1974年統計處觀眾調查報告,《獅子山下》播出錄得不錯的收視,觸及率大,口碑不錯,收看人數達270萬,佔總人口近75%,為全港節目之冠,入屋程度可見一斑,提醒公務員和市民不要再向公務員行賄,這是觸犯《防止賄賂條例》。

此外,〈誘惑〉採用大量外景,讓我們看到70年代的半島酒店和繁忙的街道,鏡頭也有意把3、4人擠在一起,突顯環境的擠迫感。

編按:原標題 從〈誘惑〉到廉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年,香港流行一股文字研究熱潮,無論是北魏魏碑體的霓虹燈招牌還是街邊監獄體的路牌,也吸引了不少人士前來打卡。可惜,隨着一個個霓虹燈牌的拆除,一個個電腦字體取代原有入木三分的書法字體,剩下來的城市的記憶也逐漸消逝。本文淺談相同命運的花牌紥作,述說它在香港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挑戰,望能加深讀者對花牌的認知與興趣。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