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泛民參與少意味新選制不民主嗎?

2021-09-19
文武
學研社成員
 
AAA

 29.jpg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19日舉行,在1500個選委席位中,325人獲裁定為當然委員,156人獲有效提名為選委,603人自動當選,餘下364個選委席位由412名候選人競逐產生。這次選舉非建制派的候選人只有3人,因而被抹黑為「不民主」的「小圈子選舉」。但事實上,新選制並不排斥泛民主派,這次泛民參選人偏少,主要原因在於泛民過去被激進派牽引,誤入歧途,以致能滿足參選條件的人較少,並不意味着新選制不民主。從長遠看,泛民必須根本性地調整政治路線,放棄對抗,才能重新適應新的政治環境。
新的選委會選舉,被視為新選制之下最重要的一場選舉,是接下來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的基礎,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央及特區政府當局高度重視這次選舉,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在選舉前一日,專門在深圳會見特首林鄭月娥,要求依法組織好三場選舉。特區政府應安排6000警力,確保選舉安全。
這次選舉受外界注意的是,一千多名候選人中,只有3人被視為泛民主派人士,分別是曾任民主黨副主席的新思維主席狄志遠、獨立民主派人士周賢明,以及近年在沙中線工程醜聞中,吸引傳媒關注的潘焯鴻。泛民候選人數量極少,因而這次選舉在一些人眼中並非具有廣泛認受性的選舉,或者被視為「小圈子選舉」。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中央在設計新的選舉制度時,並沒有排斥泛民,而是強調不搞「清一色」,一部分建制派人物甚至多次公開呼籲合符「愛國者」要求的泛民政黨及個人,積極考慮參選。建制派中人「過度」關心泛民是否參選的問題,還引起一些質疑,奇怪這些人為何幾次三番地鼓勵泛民參選。
事實上,這次選舉泛民候選人數目極少,並非選舉制度本身所導致的結果,而是香港的泛民政黨,在過去幾年激進化的政治惡鬥中,普遍被激進派所牽引,誤入歧途,甚至難以自我走出泥淖,以至可以符合參選資格的人數並不多。即使有一部分符合參選資格,但仍然受到激進派的阻撓。這才是本次選舉,泛民參選人數量極少的真實原因。
香港施行的是「一國兩制」,但在回歸後的一段較長的時期,反對派嚴重曲解了「一國兩制」,將其理解為抗拒「一國」,抗拒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將對抗視為落實「民主」的主調。自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以來,香港的泛民更加一再被激進派的牽引,走上激進對抗的歧途,有一些人更加走上了到外國尋求制裁中國,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利益,阻礙國家發展的犯罪道路。過去幾年,香港的泛民大多數被捲入過度激進化的漩渦中,令能夠符合「愛國者」要求的泛民人士猶如鳳毛麟角。
另一方面,反中亂港的政治勢力,應對新的選舉制度所採取的總體策略是杯葛選舉,以期削弱選舉的整體認同性,再發起新的攻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使有一部分泛民人士,過往並沒有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利益之事,有條件可以成為合資格的參選人,也會受制於杯葛選舉的反對派政黨及其他政治勢力,不敢輕易露頭參選。這是這次選舉泛民候選人數量極少的主要原因。
但是,新的選舉制度是長遠的制度,不論泛民是否參與這次選舉,也不論最終有多少位泛民人士參選,他們都須從長遠發展,來看待新的選舉制度。中央落實「愛國者治港」的「一國兩制」初心,意志堅定,不可能因為這次選舉泛民參與較少而改變,更不可能因為新的選制被人抹黑、攻擊而改變。
泛民與其寄望中央改變政策,倒不如從自身的角度思考,放棄對抗,走回認同「一國」,尊重「兩制」,尊重不同政見的正途,讓自己符合「愛國者」的參選資格,爭取市民的支持,在香港政壇爭取足夠的政治影響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於香港新的政治環境和選舉生態,非建制派顯然並未能適應,心底裡仍然是排抗新的選舉制度,但同時,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絕不可能是「一時」之制,將會一直沿用並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新路徑」,這意味拒絕接受新選制,不只是缺席一屆的選舉,而是永遠隔絕於香港選舉之路,這樣政黨就沒有再存在的需要和意義。非建制派如果接連拒絕參加新的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永別選舉」,這樣其成員就要思考出路問題,不想選的可留下,想選的化整為零,劃清界線,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似乎是唯一出路。

    韓成科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