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生育指標與養老制度結合有其合理性

2023-04-20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4-20 at 14.57.14 (1).jpeg

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人口負增長,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月中在海口市一場消費品博覽會活動演講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提到,要解決當下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的問題,關鍵在於「逐步取消公共養老制度,並過渡到個人自我養老,否則誰生孩子誰吃虧」。中國自古以來有「養兒防老」的傳統,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這種想法早就沒有現實基礎。養一個小孩的成本動輒百萬元計算,誰還有生養孩子去做「長線投資」的勇氣?所以如果取消公共養老制度,更大的機會是令大家要存更多錢為自己養老,更不敢生孩子,適得其反。

w644.jpg

陳文玲在「2023消博會新浪財經之夜」上表示,按照行為經濟學說,子女也是消費品,並且是長周期的消費品,可以給人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並且她認為要想促進生育,目前中國大鍋飯的養老制度,本質屬於懲罰多生者,獎勵少生者,「包乾到畝、責任到田」才是最科學合理的制度。

目前國家的養老制度,屬於大鍋飯型養老制度,即是把全社會所有的年輕人都集中起來,讓他們每個月繳納交的錢集中到一起,供養同一時期所有的老年人。也就是說,中國的社保制度是現在的年輕人供養現在的老年人,與香港強積金這種自己存錢供養自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多生孩子,但有人不生孩子,則相當於生孩子的人在給不生孩子的人養老,身處其中的個體固然有人不想自己生孩子去辛苦投資,反正最終都有政府的養老福利。

shutterstock_1889173852.jpg

養老金制度可引入生育係數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提倡個人養老,大家對於自己的未來就更擔憂,因為以現在社會的內卷程度,花費極大的金錢、精力和耐心才能養育孩子,而且最終孩子不一定都能如預期般成才,可以說養兒女投資和回報不一定成正比。如果未來沒有了國家的養老制度,我相信現在大多數人寧願不生養孩子,也要把更多的錢儲蓄起來,才是年老的時候陪伴自己的老本。

如何讓養老金制度體現刺激生育的要素,同時又顯得公平呢?我倒是可以有個建議,大家可以在現有的養老制度上增加一個系數以反映完成生育責任的情況。例如不生養孩子的人,未來領取養老金的時候需要在現在的基礎上打個7折,如果生一孩的人可以打個9折,二孩的人可以在原有養老金上再乘以1.2,三孩或以上就可以更多。如此可以通過對生育指標的完成系數來衡量未來領取養老金的金額,既保障社會民生的需求,又起刺激生育的意願,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按照陳文玲的說法,現在的大鍋飯養老制度是不生孩子的人佔了生孩子的人的便宜,那麼在養老金制度引入生育系數,應該能令整個制度更為公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社會所關注的問題是,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年輕人結婚愈來愈晚,年輕的夫婦愈來愈不想生孩子。如果不查找出這些原因,鼓勵生育的政策措施,不可能發揮應有的效用。

    文武  2023-01-26